首页

国产sm顶级视频

时间:2025-05-23 13:52:37 作者:探访海淀公安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:打造“一站式办案”模式 浏览量:81873

  中新网北京7月26日电(记者 孙自法)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7月26日在北京举行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(简称“国家地震预警工程”)竣工验收新闻发布会宣布,国家地震预警工程历经5年建设已全面建成,实现了分钟级地震速报向秒级地震预警的跨越式发展,总体功能与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。

  国家地震预警工程的全面建成,填补了中国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的业务空白,突破了地震预警、烈度速报系列核心技术瓶颈,自主攻克多网融合、海量实时数据秒级处理、多中心多算法综合决策、海量用户亚秒级信息发布等技术难题。

  国家地震预警工程建设完成观测站点15899个,国家级中心3个、省级中心31个,在华北、东南沿海、南北地震带、新疆天山中段、西藏拉萨周边等5个重点预警区形成秒级地震预警能力,在全国形成分钟级烈度速报能力。

  据中国地震局介绍,国家地震预警工程是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,加强地震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防范能力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。2018年,中国地震局正式启动项目实施,在国家发展改革委、科技部、财政部、教育部、广电总局等部门支持下,在应急管理部指导下,经国铁集团、国家管网集团、中国铁塔等相关行业、企业共同努力,历经5年攻坚克难,组织完成项目批复的全部建设任务,于2024年7月25日顺利通过竣工验收。

  国家地震预警工程启动实施以来,中国地震局坚持边建设、边应用、边完善,以“稳、准、快”为要求,不断夯实台站观测基础、完善技术系统功能、拓展信息应用领域,建成台站观测、数据处理、紧急地震信息服务、通信网络、技术支持与保障五大技术系统。国家地震预警工程还开展服务终端、手机应用、电脑客户端等发布示范,进行了铁路、管网、电网、核电、燃气等行业对接服务,拓展电视、乡村大喇叭、IPTV等应急广播播发试点,丰富微信、支付宝等公众移动应用服务渠道,具备亿级覆盖、秒级触达的广域快速服务能力。

  国家地震预警工程在系统试运行期间,先后经历2022年四川泸定6.8级、2023年甘肃积石山6.2级等地震的实际检验,快速产出准确可靠的地震预警参数、地震烈度分布等信息产品,为政府抗震救灾、行业应急处置、公众紧急避险和地震科学研究等提供了科学依据。(完) 【编辑:李太源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推动数字教育取得更大突破

2018年8月,黄浦区检察院对戴某诺批准逮捕。2019年4月,警方获悉戴某诺在非洲的落脚点,随即提请公安部协调国际刑警组织对戴发布红色通报,并组织开展境外追逃工作。

各地铁路公安机关还通过电子显示屏、现场讲解示范等形式开展“防盗、防抢、防骗”等旅行常识宣传。乌鲁木齐、青岛、延边等铁路公安处组织文艺小分队,进站上车向旅客介绍旅行安全知识。徐州铁路公安处砀山站派出所会同管内3个车站设立安全体验角,让旅客亲身参与其中、学习安全知识。杭州铁路公安处宁海站派出所设计制作了1000余份小精美的安全宣传彩页,在进站口向旅客发放。(完)

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(和音)

据了解,阳信高速建成后,将形成由粤西中部通往粤港澳大湾区中南部地区的快速通道,将大幅压缩阳春至信宜的公路通行时间,极大改善当地公路货运能力及沿线群众出行条件,对完善广东省高速路网、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”等战略部署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。

广州海事国庆假期保障近377万吨重点物资安全运输

“一些基层干部忙于填写各类表格,加班加点”“要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”“让基层干部从繁文缛节、文山会海、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”……

广西三江:瑶乡民众载歌载舞庆乡庆

南宁3月9日电 (卜小钊)广西水利厅8日召开全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会议,分析研判气候、江河水情形势,对2024年广西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进行安排部署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